贵阳松风阁艺术学校
学以精艺·气有浩然
咨询电话:17785110350
李老师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李老师:18096186388
新闻详情

鲁本斯——会说话

【 本期人物——鲁本斯】

人物简介: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Rubens,1577-06-28~1640-05-30),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早期巴洛克艺术杰出代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

     在16世纪末动荡的几十年间,佛兰德斯画派整体转向无关痛痒和缺乏原创的手法主义,似乎并无诞生大师的土壤。然而鲁本斯不仅在此接受画家基本技法训练,而且确立了对古典时代起源的人文主义的信仰,贯穿其职业生涯,终生未衰。

     绘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将文艺复兴艺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鲁本斯终其一生在欧洲艺坛盛誉不衰,各种规格的委托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和他的家乡尼德兰南部纷至沓来。

  解析一:    复杂的线条使全部的动作增加了强度。在《卡尔凡山》中,一条主要的曲线横贯画面,而与周围形成45度的斜角,它指示群众的趋向。

 这种表现手法和意大利画面上的平直的手法做一比较,便可看出在画面的动感上,线条是具有何等的力量。所有的次要的线条都趋向于这条主要的线条,使动作更加显得剧烈,次要的线条主要是指兵士的列队线条,马队的线条,支撑十字架的西蒙的侧影,倒在地下的耶稣,尤其是前景中押解着强盗的士兵行列。

解析二:《卡尔凡山》这幅作品是鲁本斯在艺术上顶峰时期的作品。画幅中间,耶稣倒在地下,他屈着的身体全靠双手支撑着。他的背后是一个正往下倾的十字架,如果不是西蒙将他举着,耶稣肯定会被压倒。

解析三:  图上端是一群罗马骑士,身着铠甲,在刀枪剑戟的光芒中引导着众人。一个队长手持短棍在发号施令。

                                          【作品赏析】

 绘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将文艺复兴艺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鲁本斯终其一生在欧洲艺坛盛誉不衰,各种规格的委托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和他的家乡尼德兰南部纷至沓来。无尽的想象力、持续工作的动力和旺盛的高产出都堪称传奇。1621年当鲁本斯未满45岁时,一位英国访客称他是“世间大师中的劳工”。

      鲁本斯本人也宣称:“我并非天赋如此雄心。然而数量和题材均过多的委托迫使我毫无勇气地冒险。”